就在今日,小米集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小米17系列自10月底开售以来,仅用不到两周时间销量便突破200万台,其中Pro Max版本在4000–6000元价格段市占率实现翻倍增长。这一成绩不仅巩固了小米在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连续六个季度第二的位置,更标志着其高端化战略取得实质性突破。

据小米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总营收达1131亿元,同比增长22.3%;经调整净利润113亿元,同比暴增80.9%。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业绩说明会上直言:“小米17系列是我们唯一能正面抗衡iPhone的产品。”尤其在双十一期间,小米17 Pro Max在京东、天猫等平台多次登顶高端机型销量榜首,打破了苹果在该价位段的长期垄断。
然而,光鲜数据背后隐藏着严峻挑战。卢伟冰同时坦言,当前内存与闪存价格持续飙升,Counterpoint Research预测2025年Q4存储成本将再涨30%,2026年初或累计上涨超50%。“即便适度涨价,也无法完全抵消成本压力。”他透露,小米正通过优化供应链、提升自研组件比例等方式缓解冲击,但不排除未来部分机型价格微调。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17系列的成功并非仅靠硬件堆料。其搭载的HyperOS 2.0系统深度融合AI大模型能力,支持“一句话生成旅行攻略”“智能识图购物”等场景化功能,用户体验显著提升。此外,组合辅助驾驶系统HAD增强版也将在数日内推送,进一步打通“人-车-家”生态闭环。
业内分析指出,小米17系列的热销证明中国消费者对国产高端机的认可度正在快速提升。但在全球存储市场供需失衡、AI芯片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如何平衡成本、利润与用户体验,将成为小米能否持续领跑的关键。
评论 (0)